资讯

威雅学校董事、副总裁:让孩子不再沉迷手机,方法其实很简单

 2021-09-14 00:22 来源:新浪 编辑:风中的自由 点击量:112

本文作者 袁博

威雅学校董事、副总裁

关于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成瘾的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总能看到抱着手机不放的孩子,甚至成年人。

从事教育行业之后,我碰到许多家长都会来咨询孩子手机成瘾的问题。一些父母看到孩子不好好看书、窝在那儿玩手机,往往会气不打一处来,骂孩子、砸手机的情况都有。

 

我自己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也设想过——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我家里,我会怎么办?我想,作为家长,第一点要做的,一定要先深吸一口气并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分析这背后的原因。

那么,将孩子牢牢定在那一方小小电子屏幕前的“魔力”,究竟是什么呢?

01

游戏成瘾背后

藏着3个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

我们大家都是从青少年时期过来的,回想我们成长的经历,其实都会发现——我们多多少少都经历过沉迷于电子游戏,从虚拟世界中获得愉悦感的时候。

电子游戏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有时候,是出自于人类的天性。而游戏设计背后的逻辑则是围绕心理学与行为学来展开的,目的就是让用户能够一直玩下去,一环扣一环。其实不要说孩子了,就连成年人也常常深陷游戏无可自拔。

打开一款游戏,无数挑战扑面而来,当你经历了“关关难关关关过”的场景,通过自己的智慧与灵巧,一步步取得高分、攻克进下一个关口,内心的那种成就感是很充足的;

此外,许多游戏都是团队作战,你可以和队友组成一个小分队,共同渡过难关、赢得胜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社交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甚至你的团队协作能力、认同感、归属感与领导力,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发挥与锻炼,即便隔着屏幕和网线,我们也知道,那是队友,他们在那里等着自己;

最后一个让我们如此热爱游戏的因素,也和“社交属性”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对于孩子而言,尤其如此。

青少年处于身心都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渴望获得同龄人的认可,更渴求父母长辈的“看见”与表扬。

在打游戏的时候,孩子在团队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尤其是打得好的孩子,往往会收获同龄人的尊重与羡慕;

他们甚至下意识地会觉得,游戏打得好、手机玩得溜,恰恰是自己在某一方面特别出色的证明,当长辈看到我在某方面特别强的时候,就可以从他们那儿获得更多的关注与认同。

所以说,当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游戏对孩子拥有如此之大吸引力的核心心理因素,其实非常简单。

可惜,在日常生活中,太多家长在处理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时,都习惯流于表面,一发现孩子玩手机了,就用非常粗暴的方式去解决,也就是所谓的“治标不治本”。

孩子在玩手机了,家长如果很情绪化地要么抢、要么砸、要么骂,长此以往,往往会损害孩子内心深处对获得父母长辈认同的渴望,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而且,这种用情绪化方式来处理问题的手段,是会“遗传”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孩子的“榜样”,等孩子长大后,纵使他们曾经厌恶父母的这种方式,但自己又会潜移默化地延续了情绪化、粗暴解决问题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朋友、伴侣乃至下一代。

而这样做的第三个弊端,则是会将沉迷手机的孩子推得越来越远,甚至走向极端。

之前我们提到,孩子内心天然就拥有对社交的渴求,以及获得他人认同感的强烈需求。当这种认同感无法在父母长辈这里得到满足,他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以叛逆的行为、不服管教的态度,去攫取更多来自同龄人的认可。

许多孩子开始故意不听父母老师的话,越是不让他们打游戏,他们反而越要打,这一切只为换来同学们的一句“哇,你好牛啊,这样顶撞父母/老师,好酷啊!”

青春期大脑的生理构造和运作,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前额叶大部分功能是关闭的(主要处理计划、体验、理解、因果关系等等)。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调整与正确的引导,那么有一部分孩子为了获得社交属性上的认可,会选择去做一些成年人看来特别愚蠢、甚至违反道德法治的事情。不仅沉迷游戏的现象无法禁绝,还产生了更大的问题,某些孩子还会误入歧途,这绝非危言耸听。

02

将孩子拉回现实

方法其实很简单

说了这么多,一定有父母要问了,那既然我们知晓了游戏成瘾背后的几个重要因素,也明白了解决这个问题时“不建议”采取的方式方法,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将孩子拉回现实呢?

在揭晓这个答案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2021年春节的时候,我和常州威雅的员工们聚餐,碰到了一个正在放寒假的在校生(也是员工的孩子),他在手机上打一个足球的游戏。我就问他,你是愿意去足球场踢一场,还是愿意在这里打游戏呢?

这个孩子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踢一场啦!只是放假了,没人跟我踢,只能连线跟同学在游戏里面线上踢球了。” 然后这个孩子还马上补充了一句,说他不想和比自己小的孩子踢球, 因为不想 “虐草”。

第二个故事,是我一个朋友之前向我求助,说自己的孩子放暑假的时候,一天天地就知道抱着手机打游戏,说了好几次都不听,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因为我知道这位妈妈的孩子是个“篮球迷”我就问她,如果这会儿孩子的同学叫他出去打篮球,你觉得你的孩子是会出去打球,还是继续抱着手机呢?这位妈妈略加思索了一会儿,十分肯定地说“出去打球!”

从这两个小故事中,相信大家一定已经听出了我所倡议的这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在真实而丰富的大千世界中,为孩子找到那个最喜欢也是最擅长的“替代品”!

我一直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生而不凡的,他们每一个人都不平庸,都是DNA不同的花朵,在家庭与学校的浇灌下,都能生根发芽、吐绿抽枝,绽放为自己最美好的样子。

这里的“绽放”,指的就是孩子们终将发现心之所向,在最美好的年纪,播种下一颗名为“热爱”的种子,无论这颗种子是体育、是音乐、是绘画、是戏剧、是户外探索……

我一直不赞成父母说自己的孩子“普通”、“平庸”,这世上没有平庸的孩子,每个孩子最终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热爱所在,无论它是什么,无论时间早晚。

如果从一开始,父母就对孩子下了定义,贴了“标签”,认定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行,那么久而久之,感受到自己被父母“放弃”的孩子,在自暴自弃心态的影响下,才会真正失去人生成长与进步的无限可能性。

作为父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对孩子们有信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天赐予他们的禀赋。我们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与接纳的心,为什么说接纳呢?因为孩子的闪光点有可能不是你所“期望”的。举个例子:你心里对孩子的期望可能是成为一位优秀的工程师,但孩子的闪光点可能是强大的艺术天赋。

我们要有鼓励与引导孩子将个性化禀赋与特质发扬光大的决心,并提供让孩子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与土壤,那么不仅是手机成瘾,孩子教育中许多其他方面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就以之前两个小故事中的两个孩子为例吧,巧的是,这两个孩子都热爱体育,也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暂时无法满足这一热爱的时候,才转向了手机游戏。

回过头来分析,当一个孩子喜欢打球,可能从一开始不会投篮,到轻轻松松三步上篮;从一开始球门都瞄不准,到十个球里面能踢进七八个……这种克服困难、取得进步的成就感,和游戏里“闯关打怪”是别无二致的;

其次,当你打球、踢球的时候,一定也会有团队作战的时刻,一支球队对抗另一支球队,在一次次跌倒和爬起、一轮又一轮的输与赢中收获的队友情,也一点儿都不会比游戏里形成的团队感情差。这种团结协作的过程,一样可以满足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对于社交属性的需求。

最后,从认同感的角度来看,那就更不用说了——当你球打得越来越好,甚至当选队长,无论老师、父母、同学,都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你、认同你。这一点也满足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被“看见”、被认可的渴望。

体育运动可以很好地满足孩子心底对于成就感、社交属性及认同感的追求,那么其他领域的兴趣爱好——科学、美术、音乐、戏剧等等,也都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最关键的,是我们能否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中,引导、鼓励、支持孩子找到那个可以让他们获得成就感、满足其社交属性,并时刻让他们感受到“被认可”的替代品。

生活中,我也会带我们家的几个娃去尝试和探索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从轮滑到自行车,从跑步到游泳,从画画到钢琴……

有时候,娃们也会跑过来问我说:“爸爸,我们能不能玩一玩你iPad上面的游戏啊?”这个时候,我一般都会答应,但会提醒他们说,要注意保护眼睛,以及只能玩30分钟。

让人感到非常欣慰的是,有时我都没有给他们设置闹钟,他们玩了一会儿后,自己就主动放下了,然后又来找我说,能不能一会儿一起出去骑自行车,或者去游泳。

很多人会好奇地问我说,是怎么培养出这么“自律”的孩子的?这背后的奥秘,无非就是从小到大,我和我太太一直在带领他们尝试与探索真实世界中种种有趣的活动,在孩子成长十分重要的启蒙阶段,引导他们去接触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孩子所追求与向往的成就感、社交属性与认同感,都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活动中得到了满足。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孩子在做一件事之前,我都会和他们沟通“期望值”,让孩子了解他们行为的边界在哪里。

每当孩子在答应了父母却到时间还舍不得“放手”,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以退为进——首先可以给孩子一些“缓冲期”,比如答应玩30分钟就要放下手机,那现在你可以把手头这一个“任务”完成,或者给孩子再多玩5分钟,并且跟孩子说明白:“如果你答应爸爸妈妈的事不能兑现承诺,那么爸爸妈妈答应你的(例如买一件玩具或周末的出游),是否也可以不兑现呢?”这不仅可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期望值,更能借此机会让他们意识到责任心和遵守诺言的重要性。

因此,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父母一定要和孩子站在同一边,积极引导,而非简单干预,这个时候你也会发现,孩子的聪明才智、理性思考与判断力,往往是超出父母想象的。

03

换位思考

真正走进孩子内心

有些人在知道这个解决手机成瘾问题的办法后,可能会觉得,这是不是太简单了?

事实上,家庭教育中的许多问题,真的没有多么高深的大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有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法。前提是你得尊重孩子,愿意换位思考、以心换心,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我的几个孩子现在年龄还比较小,都离“青春期”还差得远,但我有仔细想过——如果有一天,孩子们大了,进入了青春期,有了所谓的“叛逆心理”。这个时候我看到他们埋头玩游戏,我会怎么办?

我想,我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把他们在玩的游戏下载下来,先尝试着和他们一起玩儿。

这个背后有几层逻辑,首先,通过这样“主动加入”的行为,孩子会本能地觉得,原来父母是和我站在同一边的。

每当有矛盾和分歧的时候,你主动让一步,孩子是一定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与善意的。当孩子感受到,我和老爸老妈打游戏打得好开心,他们还会主动夸我打得好,这个时候再去商量,是否可以先把游戏放一放,转而去做个物理小实验,或是唱个歌、游个泳的,孩子的接受度一定是更高的。

这是第一层逻辑,要有缓冲,以平视和参与代替命令,要让孩子感受到尊重;

第二点,很多孩子打游戏,或是做一些别的、在大人看来有点玩物丧志或离经叛道的事情,其实未必是心底真的喜欢这样做,而是因为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单纯地觉得这样做很“酷”,显得自个儿与众不同。

我太太在念大学的时候,看到有些同学抽烟,因为感到好奇同时也想融入群体,自己也开始抽。这种行为被她外婆发现后,外婆并没有因此批判她,而是主动分享自己年轻时也抽过,让我太太可以尝试一下,但是不要有瘾就好,毕竟对身体还是有伤害的,这个度让我太太自己掌握!

得知年迈的外婆居然也“会”抽烟,而且外婆不仅没有阻止或批评她,还在接纳与理解的同时给到了一个底线,让我太太在相对“安全”的界限里面自由探索,这让她感觉自己是被接纳的,可以很自在地和外婆交流任何事情。而且更有趣的是,外婆的接纳和引导反而让她对抽烟没有了之前的猎奇心。

当我听到这个分享的时候,觉得外婆实在是“高招”,这种和孩子站在同一边,和孩子一起经历,再积极正面地引导,除了给到孩子认同,也让孩子不会为了怕挨骂而隐瞒这些行为。保持沟通的桥梁畅通,在可控的范围内引导孩子守住底线,或在关键时刻及时拉一把,其实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毕竟最可怕的是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后果,家长还完全被蒙在鼓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会发现,电子游戏越来越好玩了,各类APP也让人愈发挪不开眼睛。打游戏时,多巴胺会加速分泌,这是一种传递快感的物质,和各种成瘾紧密相关。有时候连成人都难以自控,更何况是孩子?

但是,只要我们耐心观察、步步引导,帮助孩子找到真实世界中的“替代物”,同时换位思考、以心换心,永远和孩子站在同一阵线,我相信,绝对没有攻克不了的瘾!

本文作者袁博,是威雅学校的董事、副总裁,他从事教育行业多年,对中外教育有着深刻见解。威雅家长学苑则是威雅学校为每个坚守全人教育的家庭打造的欣欣向荣的成长社区,旨在网罗东西方教育精粹、精选海内外学习资讯。无论是否为威雅在读学生及其家长,威雅家长学苑都非常欢迎您的关注和参与。

威雅家长学苑持续地在不同领域、就不同的教育话题提供精选的内容资讯,举办精致的社群活动。在此前的活动中,袁博老师也曾就亲子沟通、夫妻关系等与教育专家展开对话;

威雅家长学苑的下一期活动,就在本周四(9月16日)晚19:30,这次特别请来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给父母们带来一场讲座《如何渡过青春期风暴》,届时将详细分享: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格外拧巴?如何重新搭建亲子沟通桥梁?……

报名&咨询:+86 177 1757 1763(微信同号)

如果您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有什么困扰,欢迎报名本次活动,并给威雅家长学苑留言,我们会邀请嘉宾为您解答,提供一些教养灵感。

威雅家长学苑今后也会持续推出更多精彩的教育内容,包括学习能力、亲子沟通、身心健康等等。在坚守全人教育的旅途中,让我们一路携手相伴,共同助力孩子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