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开 流行无限|石家庄学院开展中美青少年海棠文化流行音乐研学活动
2025-04-18 23:03 来源:中国教育报道 编辑:拖拖
海棠花开连四海,知行万里遇知音。一场以海棠为纽带、以沉浸式体验为亮点的中美青少年海棠文化艺术交流研学活动,点燃了石家庄的春日活力。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国际化传播,积极落实 “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4月8日至15日,石家庄学院邀请美国奥克兰市Laney College校园流行音乐艺术团一行开展中美青少年海棠文化艺术交流研学系列活动。活动突破传统外事交流模式,将“一朵花”的浪漫意象升华为文明互鉴的生动载体,构建一场自然与人文共生、外事与文化共振的高质量发展实践。
花韵传音 文艺活动奏响青春强音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花素有“国艳”之誉,石家庄学院围绕“海棠文化”举办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中美青少年一行深刻体验海棠诗词之美、海棠书画之妙、海棠手工之巧,于海棠文化鉴赏中读懂东方雅韵中低调、美丽的哲学思想。随后,美国青少年在体育学院武术馆内观赏太极展演,一招一式刚柔并济,尽显文化底蕴,并亲身体验中国太极的魅力。
雷霆战鼓震云霄,四海宾朋聚今朝!当晚,石家庄学院举行“知行河北 文明互鉴 海棠花开 流行无限”中美校园流行爵士音乐会。学校留学生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定常山战鼓,激情开场。美国青少年演奏者、表演者齐心协力,该艺术团一行奉献了一场脍炙人口、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宴,《Birds of a Feather》《Sugar》《Swinging At The Haven》《APT.》等16个经典节目燃爆全场。当美国流行乐遇上中国海棠花,以花为媒,以音为桥,用艺术架起中美两国青年友谊的通心桥。
多彩外事 农文旅搭建体验新场景
区别于过去“打卡式”的参观交流形式,本次中美青少年海棠文化节交流研学系列活动,研学路线设计更加丰富,活动内容多姿多彩。以“海棠花开 流行无限”为主题,以“无处不沉浸”为核心,构建“外事+文旅+科技+农业”多重文化体验场景,沉浸式感受城市魅力,品味文化民俗。
走进正定古城,正定南城门、阳和楼、古城墙等随处可见身着锦绣华服的游客与美国青少年合影留念,在红墙前留下独特的古风记忆;走进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参观示范园展览馆、康养社区馆、同福食品加工生产区、同福智慧农场等不同区域,沉浸式采摘应季水果,感受中国乡村振兴的力量;走进河北省博物院,美国青少年驻足欣赏一件件制作精美的青铜器、造型各异的名窑名瓷、工艺精湛的石雕,沉浸式逛展感受熠熠生辉的燕赵文化;最后来到首都北京,参观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攀登享誉世界的万里长城,行程中处处洋溢着中美青年灿烂阳光的笑脸。
“这次中国行,太令人兴奋和惊喜了,我被中国朋友们的热情好客深深打动,中国美食更是令人回味无穷,下次我要带父母一起来中国,我爱中国!”一名乐队的吉他手兴奋地向摄影师说。当文化从展厅走向田野,从历史走进生活,中美青少年之间的文明对话便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和具象化场景。
交流互鉴 大师课促进专业再突破
交流期间,石家庄学院特邀来自美国的艺术指挥Victor Stanson Siu教授开展中美青年学术座谈会,为教师教育学院、音乐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带来一场内容丰富的大师课。Victor Stanson Siu教授从美国流行音乐历史溯源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并运用丰富的视频、生动的例子展示美国流行音乐如何对其他国家流行音乐产生影响。与会学生反响热烈,表示希望学校可以推出更多精彩的文化活动,在艺术中寻找共鸣,在多元文化交融中收获成长。
Victor Stanson Siu教授感慨道:“从去年冬天的音乐初逢,到春日海棠下的文化重逢,石家庄学院用‘宾至如归’的亲切感,书写中美民间交往的温暖篇章。” 艺术团一行通过研学之旅感悟到中华文明的优雅和包容,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与中国青少年缔结友谊,播下青春同行、毕生友好的种子。
以艺为媒,以教促融。从海棠花开到流行无限,从文化可触到科技可感,这场“自然与人文共舞”的实践书写了中美文化交流的全新范式。国际青年是讲述好中国故事与世界故事的纽带和桥梁,自“知行河北 文明互鉴+”特色品牌活动开展以来,石家庄学院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为两国青年增进理解、深化友谊搭建平台。
下一步,石家庄学院将积极举办外事+文旅、艺术、赛事、非遗等系列活动,以“知行河北 文明互鉴+”项目品牌为基础,打造精品“美国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项目,为推动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贡献高校力量。(通讯员 井影 苑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