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公益助力不“放假”,让科学微光点燃乡村少年未来梦想

 2022-07-21 18:26 来源:新浪 编辑:安安 点击量:193

公益助力不“放假”,让科学微光点燃乡村少年未来梦想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公益募捐正式启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指出,我国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些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要将科学精神融⼊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激励青少年树⽴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志向,培养学⽣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在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实施近三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乡村青少年科学素养,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平衡,助力乡村振兴在源头上培育人才。

2022年5月27日,“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募集善款,公众可登陆平安公益平台进行在线捐赠。募集的款项将用于购买课程科技读本及配套实验包等器材,旨在让更多乡村青少年能从项目中受益。炎炎暑期,公益教育不“放假”!让乡村青少年们不应只奔跑于山野田间,还可以让他们成为生活中的“发明家”和“科学家”。让我们携手助力乡村科教事业的长足发展,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培养他们的科学家精神,让这个假期有“科学”助力,让乡村少年儿童成长不掉队。

乡村小学对科技教育资源的需求。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运用优势搭建平台,编制捐赠科技素养读本与实验包,内容涵盖生命科学、航天航空、农业科学、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打开学生科技视野,同时从学习和实践中真正学习科学知识和运用,解决乡村科普教育的痛点,以超前的、创新的、未来的眼光,充分借用前沿科技力量,提升乡村少年的科技素养。

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在城市的课堂上,实验室、科学实验包这样的科学课程配置稀松平常,但在乡村学校,每一节科学课、每一个科学实验包都是帮孩子们建立科学梦想的基础,让更多乡村孩子也能拥有科学梦想,让他们的未来也能充满无限可能。

1.png

(项目校学生课堂场景)

“自从学校开设了科技素养提升课,孩子们就非常期待我上的课。一是好玩,二是课程配套的实验包器材可以供孩子自己动手亲自体验,而不是空泛枯燥的只讲原理。孩子自己去完成一件作品或一个实验的过程,有成功、有失败,有动手、有思考,有喜悦、也有悲伤。在我看来,这个课程一方面是让孩子们看到了科技的严谨性,同时也让孩子们懂得,成功必须要动脑,还必须有毅力。孩子们变得爱发问了,他们自主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了。”来自甘肃省静宁县城川教委大寨小学的朱福寿老师如是说道。

来自河南省新密县袁庄乡中心小学的朱明辉老师说。“科技素养提升课程是一个很好学习资源。不但有日常课程的内容可供学习,通过项目专属公众号、线上直播等内容和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更多优质的科普内容,以及更丰富的科普活动参与机会,对于学生而言,这一切都很新颖。学生的参与热情直接改变着学校和老师对小学科学课的重视程度,改变了乡村学校过于沉浸在应试教育的现状。另外,许多家长也能参与到孩子们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来,帮着准备材料,一起记录拍摄制作过程,从而也改变了过去放养式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得到了提升,这都是科技素养提升课程带来的一些改变!”

在对项目校教师的回访中了解,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上科技素养提升课。有的孩子喜欢动植物,有的孩子喜欢飞机火箭,还有的孩子喜欢智能机器人……在课程中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点。这些孩子虽然无法选择他们的起点,但在“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的帮助下,他们将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远方。

乡村教师对科技教育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需求。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强师。教师的成长定会带来学生的改变,带来学校的改变,甚至是整个乡村的变化。“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从源头提升乡村小学校长与教师的科学意识、授课能力、个人科学素养。由于乡村小学大多没有专职科学老师,都是其它科目老师兼任,对科技教育没受过系统性的学习,对如何实施授课活动存在困难。项目在全国落地省市组织了一系列校长、老师的项目宣讲课程培训,重点校、示范校教师培训活动,通过纵深化地培训,让乡村教师们真正获得有效的、可持续的科技教育教学理念,使科技教育在源头上保证质量,从而真正提升乡村少年的科技素养。

2019年,项目在河南、广西、云南、甘肃、贵州、重庆启动实施,在重点区域的示范影响下,全国超10000人次的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师参与了线上线下的课程培训。 30位全国特级教师和省级教研员利用业余时间为乡村教师倾情录制师训课程与示范课程,帮助乡村老师们提高授课能力。

2.jpg

3.jpg

(河南省汝阳县示范教研活动)

“依托科技扶助,研发卓越课程”应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对科技教育的需求,2019年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项目组邀请三位特级科技教师组成专家团,为汝阳县21所项目学校送去了示范课程,并开展了教研活动。三位老师分别以《电动飞机》、《走马灯》《观测宇宙的工具》三堂示范课,让孩子们以小组的形式,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亲自动手、任务解决、作品讲解展示等方式,让孩子们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活跃了学习思维,促进了动手和表达能力,在科学课堂上还将美术、数学、语文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而在随后的教师教研活动中,受益校老师们分小组,积极地交流了观摩示范课后的感受,分享了自己平时上科学课的小故事以及在教学中的困惑。对于老师们的分享和困惑,三位专家分别做了详细的解答与指导性建议。其中黄宗论老师说:“作为一名科学老师,更应该自己先爱上这门课,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保持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乡村少年科技梦想的支持。

除了人力物力的支持,项目还整合优质科普资源,联合各界专家、科普大V、社会企业和机构等制作了一系列科普课程,包括15节情景大师直播课,60节趣味科普课,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如“为你加油,未来有我”科学抗疫、“宅春节科学课”、“我是山村娃,有个科技梦”、“我们都是科技侠”线上科普主体活动,组织百名乡村少年去到北京进行“科普研学营”线下活动。全方位提升乡村少年科技素养,受到了项目校师生的一致认可和喜爱,“形式+内容”的双赋能,为乡村科普教育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4.jpg

5.jpg

(牛子浩同学参与校园科技小组和科技节活动)

来自内蒙古根河市阿龙山小学的牛子浩是受益学生之一,从二年级到五年级这三年参与“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以来,牛子浩已经成长为一个小小的科技迷。情景大师直播课,通过专家们在生命科学、农业科技、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内容讲解,让他足不出户就能云游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所、科技展馆、生态保护区等,开阔眼界、学习知识,激发了自己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在2021年的北京科普研学活动中,又让他近距离了解了新能源汽车知识,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中聆听专家老师讲解生物多样性的知识。现在的他对科学的学习的渴望更加强烈,在校级科技节活动中屡屡获奖,并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希望长大后能成为科技工作者,为祖国科研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2022年1月“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实施成果评估调研报告正式发布。根据调研报告显示,在各界人力、物力和社会之力的共同支持下,相比未参与过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的青少年,参与项目的学生在科技素养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科学原理"的掌握提升26.8%,"科学方法"的掌握提升10.1%,"科学研究"的正确判断提升6.5%,"科学课"的喜爱度提升4.7%,"科学应用与实践"比例提升7.8%。项目助力数十万乡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用科技微光,点燃了无数乡村少年的未来梦想。

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科技日报社媒体支持的“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在3年间,项目足迹已覆盖27个省市区的1039所乡村学校,捐赠了38.4万本科技读本、10.32万套科技实验包,超1万名乡村老师和31万名乡村小学生受益。项目通过持续捐赠科技读本、教具、科技素养课程内容以及开展教师培训等,助力数以万计的乡村小学生提升科技素养,响应“科技强国”号召。

科教兴国,科技燃梦,“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用科技微光,点燃未来梦想。

每份支持,都有回响。公众可登陆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会网站、平安公益平台进行在线捐赠。让我们共同做乡村科技教育的“燃灯人”,我们的点点微光,终成星海,照亮乡村少年儿童的成长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