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培训进入改革深水区,“预收费模式”或将成为历史
2021-09-26 16:05 来源:腾讯 编辑:晨子
教育培训行业正在经历史上最混乱、最严峻的时期。
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共出台11个配套政策文件,将以“1+N”的“组合拳”严查“隐形变异”培训行为,剑指“预收费模式”。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丁大伟在会上介绍,北京市线下培训机构“预收费”已经全部纳入监管,总额高达9.68亿元。丁大伟特别强调,要全面加强“预收费”的风险管控,实施第三方银行存管和全额保证金监管模式,保证资金安全,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预收费”一直以来都是教培行业的“潜规则”,不仅K12、互联网教育、校外培训等都存在这一“恶习”,当前的热门赛道“公考培训”也不例外。
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已有多家公考培训机构未按约定时间退还考生的培训费用。原本承诺在20天内退还给考生的培训费用,延后了3个月还未曾退还,这使得考生四处申诉、疲惫不堪。
这就是教育部及时召开新闻通气会将严肃查处“预收费”这一“隐形变异”培训行为列为“双减”监管升级的重要背景。
市场上几乎所有公考培训机构都存在“预收费模式”——无论是全国性机构如中公、华图、粉笔、导氮等“全国四强”,还是各个省市地方机构如精图、京佳等“地方龙头”都出现类似问题——以“预收费模式”收取的培训费很难及时退回考生手中。
这在考生看来,是培训机构“滞留资金为获取理财收益”而故意为之的行为。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公考培训受校外培训的“连累”,对这一模式也是“怨声载道”。
一名公考培训的资深从业者告诉记者说:“预收费模式是行业恶性竞争的苦果和严重内卷的恶果,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选择,完全违背了公考培训的初心”。
从这个角度看,教培行业的“预收费模式”已经成为甲、乙双方都深受其害的“行业顽疾”。
那么,为何公考培训机构会出现“退费难”现象?公考培训机构为何会认为自己也是这一模式的“受害者”呢?
要弄清这些问题还要从公考培训的“预收费模式”的起源说起。
“预收费模式”改写行业格局
公考培训行业的“预收费模式”始于2015年前后,当时国内公考培训行业有两大龙头,中公和华图,在行业内甚至有“北中公、南华图”之说。
2015年之前,华图的市场占比超过中公,是公考培训行业的头牌。但在2015-2016年间,中公采取了一种“激进”的商业模式一举超越华图成为行业老大,这个激进的商业模式就是——“预收费”。
中公教育“预收费班”的创新被称为“协议班”,即预收取学员3万学费,公考通过就不退费,如果考试不通过则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退还学员2.5万元或3万元。
凭借这一“协议班不过就退款”的营销创新,中公成功走出了自己的“错位竞争”之路,并让现金流快速壮大。
据中公2017年的财务数据显示,当年他们加大了协议班的“预收费模式”的推广力度,积极引导学员报考协议班,大大刺激了收入增长。2017年,中公教育协议班占面授课程比例从59.02%增长到73.75%。与此对应,2017年中公教育的收入增加56%。
正是凭借这一举措,中公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超越华图成为公考培训行业的老大。
实际上,“预收费模式”带给中公教育的好处远不止成为行业老大这么简单,这一套模式带来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优点在于有了非常充裕的现金流可以用于投资。
2018年中公教育用以投资的支出171亿元,但当年他们的营收数字只有62.3亿元,这期间竟然有高达109亿的差额,这些差额实际上就是这一模式创造的“预收费现金流”。
显然中公教育将这部分现金投入到银行进行理财产品的购买,财报显示2018年中公教育的理财收入超过1亿元。
这种“借鸡生蛋”的模式成为中公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随后他们的营收数据步步攀升。2017-2019年他们的营收创下了一个个新高,2017年中公教育的营收约为40.3亿元,2018年这个数字直接跳高到62.3亿元,而到2019年这个数字就上涨到了91.7亿元。
2019年,其投资支出已经升至270亿,获得投资收益高达2.59亿,占据利润总额12.41%,投资收益主要系理财及定期存款结息。仅2020年一季度,投资支出就达到了137.32亿,实现相关收益4900万元。
面对这种飞速上涨的理财收益,甚至有声音在网络上质疑“中公到底是一家教育机构还是一家理财公司?”
但无论怎样,“预收费模式”帮助中公教育成功跃升为行业老大,同时也让更多同行看到了“快速增长的捷径”。
随后,包括全国性公考培训机构华图、粉笔以及各个省市的地方机构精图、大树、导氮、白雪、新途径等的一众同行都在2016年前后纷纷仿效“预收费模式”,很快“预收费模式”就成了整个公考培训行业的“潜规则”和“提款机”。最近,导氮教育的“退费风波”和粉笔教育的“裁员事件”就是“预收费恶果”的产物,值得行业反思和警醒。
当“预收费”成为教培机构吸纳社会资金的一个重要手段后,借用这些“预收费”资金,教培机构开始大规模扩张,迅速在全国膨胀式圈地,“预收费”成了他们撬动更大市场的“资金杠杆”。
就像所有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一样,这种“寅吃卯粮”的模式很快就让教培机构尝到了苦头,真可谓“成也预收费,败也预收费”。
“预收费模式”成为行业顽疾
当“预收费模式”成为行业“潜规则”后,这一“黑暗森林法则”意味着这种模式对所有业内玩家都是公平的,不再具有特殊性和差异化的优势,也意味着没有哪一家培训机构能独自利用这一“同质化”的模式来快速吸引考生,导致整个行业都忽视了“教学质量”和“企业战略”,陷入过度逐利的“行业内卷”和“增长陷阱”。
失去“产品优势”的“预收费模式”就只剩下“沉淀理财资金”这一优势,但很快这种优势也在逐步消失,因为“预收费”无法把控成本、无法计算实际收入,并且在贪婪资本的催生下,公考培训机构无节制地大肆扩张,开始自食苦果。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公考培训行业的竞争正在变得越来越激烈。2015年前后,公考培训还没有今天这样火爆,当时参加考前培训的学员预计有1/3可以考取公务员,这也意味着培训机构的实际收入约为预收学费的1/3。
但今天,随着参考人数的增加,参与考前培训的学员人数也在相应增加,最终可以录取的学员比例由此前的1/3稀释到今天的1/30。
与此对应,公考培训机构的“实收款项”也在逐步缩减,并且随着更多培训机构涌入这一市场,整个行业的竞争还会更加激烈,而考生通过考试的几率会进一步下降,以此类推“实收款项”也将进一步缩减。
这种“内卷”方式将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更大的隐患——他们无法精确的计算出自己的应收款项,也很难规划并建立自己的“差异化定位”,只能陷入“黑暗森林式”的“三体危机”和“同质化竞争”。
今天,公考培训行业中一些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了“预收费模式”的危害。一位公考培训讲师无奈地告诉记者:“这种;预收费模式’其实并不好——表面上收到的很多钱,最终能落到口袋的并不多。但在巨额“预收款’的刺激下,很多培训机构预支款项大肆扩张,最后导致战略不清晰、管理跟不上,企业陷入不健康的畸形发展之中。”
一旦陷入这个怪圈,培训机构就很可能导致另一个更大的行业灾难——倒闭破产,卷款跑路。
实际上公考培训行业的“预收费模式”和恒大财富因“兑付风波”引发的债务危机,以及健身房、美发店等“办卡模式”极其类似,而后两者已经出现多起“跑路”事件,这不仅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让整个行业蒙羞。
正是看到这种隐患和风险,教育部及时召开新闻通气会,表示将“加强培训机构预收费’风险管控,实施第三方银行存管和全额保证金监管模式,保证资金安全,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而在行业内,一些公考培训机构已经开始“觉醒”,正在试图摆脱“预收费”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开始调整并探索新的模式,例如华图教育就一直强调他们的“非预收费”产品,粉笔发力“在线教育”,导氮教育则坚决取消“预收费模式”,狠抓教学质量和产品主义,谋求正确的战略之道,让公考培训回归教育本质,重塑行业新格局,开启行业新周期。
客观地看,与“预收费模式”相比,“非预收费模式”发展可能会比较缓慢,但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确定收入”,让公考培训机构避免盲目扩张、肥胖增长,更加准确合理地规划未来的战略方向,这无疑会推动行业更加稳妥健康地发展。
同时,这还有利于公考培训机构更加集中精力发展师资力量,将工作重心拉回教学、辅导的本源,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能力,最终为更多考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毕竟公考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更多大学生成功上岸、顺利就业,帮助更多人找到职业方向,而这才是公考培训行业发展的初心和重心。
正是看到了“预收费模式”的弊端,教育部才以11个配套政策文件的重拳来进行标本兼治,也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和广大学员加入到反对“预收费模式”的行列之中。相信不久之后,为人诟病的“预收费模式”将成为公考培训行业的历史,整个行业也将顺利解决预收费、退费难等问题,重新回到合理收费、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