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美国教育法

 2019-05-29 10:52 来源:新浪 编辑:刘老师 点击量:96

哲学家柏拉图曾为家长辅助孩子做人生规划提出一个建议:

“孩子在幼年时,应该侧重体育与美育,原则是‘单纯’,由此培养‘节制’。这个时期,要使孩子明白‘正确的信念’,稍后再探讨知识。到了青年,随着个人能力,往上学习算术、几何、立体学、天文学……”

这条新闻,一下子让我想起来了,不久前英国乔治小王子被外媒曝出的课程表。除了比较常规的数学、语言、地理、历史、科学,还要上法语课、宗教课程、计算机课外,还有:戏剧课、艺术课、绘画课和芭蕾课。

现在越是上层教育、越是精英教育,越会注重培养孩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1994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将艺术列为“核心课程”,地位与英语、数学等学科同等重要。

孵化情怀,表达思想

懂艺术的孩子更懂自己

国内对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3月初曾传出“美术计入中考成绩,通过一定级别方可报考志愿和第一批次录取学校”的新闻,一直到上个月,教育部才正式辟谣,但假新闻不胫而走,本身也说明了家长对艺术教育的莫大关切。

其实,艺术课程一直是欧美国家相当重视的科目。为了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美国在1994年就专门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National core arts standards);而欧洲孩子更是从小就被鼓励了解艺术史,广泛接触艺术作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

但这种艺术教育,和国内不少家长所关注的考级不同,它不重技法,而重孩子艺术修养的锤炼——孩子如何使用艺术这一工具,发现自我、表达自我。

英国教育部有这样一个说法——他们培养的孩子的标准,要有优异的学术成绩,有出色的体力技能,有杰出的艺术修养,还要有良好的公民意识。

这里的“艺术修养”可不是弹琴弹到八级十级。以音乐为例,如何考核呢?他们分成了三大部分,其一是听,判断音乐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年代,属于什么类比,占40分,其二是弹,占30分,其三是谱,鼓励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利用乐器孵化自己的情怀。演奏得多好,不是他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运用工具发现自我、表达自我,才是他们想要传承给孩子的乐趣。

再看美国。美国学校的大环境,是非常要求孩子会画画的。但这个“会画画”不是说画得美,而是懂得画出自己的想法。

美国小学有一道经典的题目,叫All About Me(关于我自己),是一个自我介绍的美术题目,让孩子在大展示板上,写出自己的小生平(生日,体重,身高等个人信息),附上相应的照片,然后在边角区域,要用自己的手工画作装饰起来。

等到高年级,孩子们就要从“画出我自己”过渡到“画出这世界”。比如历史课,可能会让孩子为一个不存在的国家画一面国旗;比如生物课,可能会让孩子画出色彩斑斓的立体细胞结构,以此巩固知识点;再比如外语课,可能会让孩子画出语法的变化过程……

总而言之,艺术在这里,不是一项独立于孩子课业学习、日常生活的“技能训练”,而是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的工具。

“一个好的艺术班,一定很注重孩子的思想。”与上述艺术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孩子们围绕一个主题去思考、实践,最后呈现出来。

想起之前看过的关于弘基电脑创始人施振荣的轶事,他和美学家蒋勋一同去希腊看阿波罗神殿,没想到到达目的地之后,施振荣竟然说:“我们走了那么多山路,难道就为了看六根柱子,还有三根是断的?”

在不懂艺术的人眼里,那就是几根柱子,可实际上呢?那柱子背后是古希腊灿烂的历史文化,是西方世界的文明起源,是人类情感美学的共同沉淀。

就像吴冠中说的: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很多。

艺术用于安顿自己

可以说,就艺术而学艺术,学到的是技能,受益一时,融艺术于生活,练就的是思维,影响一世。真正懂艺术的孩子,能把生活过得更细致。

艺术,就是逼着人们这样慢下来。真正懂艺术的孩子,下笔不一定惟妙惟肖,但他们看得到风吹过大树后,万片树叶的变化;演奏不一定高山流水,但他们记得住水流过指尖时,温度和触感的变化。他们是这个快节奏时代里,最容易体会到细碎美好的人。

有一位美术教师,布置了一道名为“黄昏”的作业题,说是要利用黄昏和同学们一起完成这题。“让我们先别开灯,大家一起等待暮色的来临。大家可以互相说话,但不能忘了观察窗外的景色,一定要把这一切记下来。”

孩子们开始叽叽喳喳地笑闹起来,但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了。孩子们开始安静地坐在窗前,看到最后一丝晚霞消失,淡紫色的雾霭升起来。教室里越来越暗,但没有人想到开灯。黑暗一点点地蔓延开来,包围过来,远处的灯火亮了,天上也若隐若现地出现了星星……最后老师说:“请开灯吧!”孩子们吓了一跳,过了几秒钟后全班竟然欢呼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老师最后感谢孩子们,和他一起用了将近一个多小时完成”黄昏”的作业。对这些孩子来说,他们对黄昏的感受已经完全有别于任何一次在画纸上的呈现了。这样的体验与感受可能是终生难忘的。

真正懂艺术的孩子,能和全世界交流。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本质上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学习那些活在另一个文化环境里的人们的世界观、文化观与价值观。对此我深表认同,但无论是哪一门外语,都有局限,唯独艺术是真正的无国界。哪怕一个美国学生也能感受到中国对联精妙的对称、对仗、相似、相反、平仄、押韵。孩子们的眼界,接触艺术,大大拓宽。

蒋勋老师在《美是最高信仰》谈论起高才低能的孩子,他把这个原因归纳得很透彻:我们的孩子,在大环境里沦为了训练机器,而对人,对人性他太陌生,完全不懂得感情是什么。

艺术是拯救。懂艺术、懂美、懂温柔的孩子,不管以后成就如何,在自己的一生中,是拿到了一个武器的,这个武器,就是安抚自己的孤独。

画家林曦在谈论艺术时说:“所有的艺术都是在做一件事,就是表达感情”。如果艺术在表达情感,那么让孩子去接触艺术、学习艺术,实际上就是让孩子去感知这份情感,是在培养孩子们对美的感受力。

有了良好的感受力和审美力,孩子的内心就会变得丰富而生动,也会按照自己的体验更好地去发展自己。